网站首页 -》 实验教学 -》 基础化学实验(三)-物理化学实验 -》 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 历史沿革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始于1921年。刘树祀、张资珙、区嘉炜、张怀朴、傅鹰、蔡镏生、卢嘉锡、钱人元、蔡启瑞、田昭武、张乾二、万惠霖、田中群、黄金陵等许多著名教授曾在这里执教或(和)学习。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室及其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是几代化学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和集体智慧的结晶。物理化学实验与物理化学紧密配合,但又是一门独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是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之一,也是厦门大学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经在此执教的部分著名教授照片



  • 教学理念和目的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坚持科学的化学教育观,要求化学实验教学既能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要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要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旨在通过化学实验这种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适应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化学人才。

物理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实验(三))是继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之后而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是化学化工学院各专业核心基础课之一,同时是海洋、医学(止于2012年)、材料等院系学生的必修课。本课程在基本教学内容上,既保留了部分经典实验,同时又结合学科前沿增加了一些新的实验。以及一些探索性实验(供拔尖班学生必修)。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研究思想和方法,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现代的科学研究技术,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从事化学研究或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 课程特色与改革成果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室秉承教学和研究相结合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重视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更新,一些教学理念和成果在国内高等学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提高和发展。最近几年,发表了实验教学研究论文30多篇,编著出版了《新编物理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两部教材。同时,实验室教师和技术人员坚持创新探索,研制了多台实验仪器,更新和完善了实验教学仪器和方法。

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行单人单套实验,强调启发式和师生互动式的教学,给以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主动的、创新性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物理化学实验室可常年对化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内容包括涉及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催化、物质结构、理论计算化学、胶体及表面化学等方面的20多个实验。

                             
                                            PCT-2型氧弹式热量计测量控制仪    

                                   
                                              PC-3型和PC-4型实验恒电位仪                  

                                   
                                            BET流动流动吸附法比表面测定装置

 


  • 考核方法及要求

物理化学实验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定方法。由于实验教学的特殊性,以平时成绩为主,约占总成绩的80%。每个实验和期末考试都有统一和详细的评分标准。平时成绩的判定由预习、态度、操作、卫生、结果和报告等6个部分构成,尤其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报告书写及讨论。期末考试采用笔试的方法。



  • 教学效果

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了物理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具备了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毕业论文和进一步的学业或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发挥。学生本课程的成绩是评奖依据之一,参与学校和化学化工学院设立的各项奖学金的评比。在历届的各级化学实验竞赛中,参赛学生多次获得了物理化学实验单项一等奖。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15/03/25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