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实验教学 -》 基础化学实验(三)-物理化学实验 -》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Experimental Physical Chemistry)

实验总学时:96学时(化学、化学生物学),66学时(材料、化工),36学时(拔尖班探索性实验)

实验周学时:6学时

开设实验数:16个基础性实验,6个探索性实验

实验课学分:3学分(化学,化学生物学),2学分(材料、化工),1学分(拔尖班探索性实验)

课程性质:必修课

  • 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 学习并掌握物理化学实验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

2. 通过物理化学实验,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和概念的正确理解,灵活应用相关原理和现代实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 训练学生归纳、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和书写科学实验报告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实验室安全意识和良好习惯。

5. 通过探索性、综合型实验,培养学生的研究思想和创新思维,以及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6.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 课程(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实验知识点 实 验 名 称 学 时

基础实验

入门训练

恒温槽装置与福廷式气压计,及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 6

热 力 学

燃烧热的测定 30
差热分析和金属相图的绘制
碳酸钙的热分解
完全互溶双液系沸点——组成相图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动 力 学

酸催化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12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电 化 学

电动势法测定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18
氢在铜电极上析出反应极化曲线的测定
离子迁移数的测定
电动势法测定电解质溶液的平均活度系数

结构化学

偶极矩的测定 12
磁化率的测定

胶体与界面化学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摩尔质量 18
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最大气泡法
比表面的测定——BET流动吸附法

探索性实验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36
B-Z化学振荡反应
Ag+催化S2O82-与Cr3+反应的动力学
H3反应势能面的构建
应用理论方法预测气相分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电极反应动力学


  • 实验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单人单套独立实验,结合相关的物理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方法进行讲解(前期),不断巡视和个别指导(中期),针对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过程等进行总结讨论(后期)。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鼓励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教师进行合理指导,并注重师生间面对面交流。教学手段采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形式,不断扩大计算机技术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 实验教材、参考资料

1.实验教材:

韩国彬,陈良坦,李海燕,袁汝明.《物理化学实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2.参考资料:

(1)黄泰山,陈良坦,韩国彬,吴金添.《新编物理化学实验》.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2)孙世刚,陈良坦,李海燕,黄令.《物理化学》(上、下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15/03/25 【打印】【关闭